2023年是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发挥了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打造了开放发展的生动样板,推动了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探索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进深层次改革,系统梳理各地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做法,12月29日,由建纬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助力自贸试验区发展新动能,提升专业化法律服务新标准——建纬自贸区法律服务高端论坛”正式开幕。

  会上,建纬自贸区法律服务中心、建纬长三角一体化法律服务中心揭牌,宣告建纬两大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建纬研究院院长朱树英表示,建纬将以此次论坛作为新的起点,开启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的专门研究和探索,为各地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今后,法律服务中心将会依托建纬虹桥的区位优势,助力自贸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持续引领自贸区法律服务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上海闵行区副区长可晓林表示,闵行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和“南向拓展带”的主力军、主战场、主引擎,同时也是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沟通全球的重要枢纽门户,在积极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升级版政策落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在闵行区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吸引国内外一流法务机构入驻,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持续推动法律服务向高端价值链延伸;聚力“一体化”,系统性打造长三角法律服务一体化示范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为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助力。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在演讲中从“十年自贸开放探索,为国家试制度”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开放闯新路”两个层面,详细介绍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发展脉络和历程,并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动力,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区域发展能级全面跃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经贸法律研究所所长郭成龙介绍了国内自贸区的总体情况,特别提到了国内自贸区在制造业方面取得的成效,包括负面清单促进制造业开放、开放引导产业集聚等。他指出,国内自贸试验区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制造业企业相对较少,工信领域复制推广经验有限;试验区的开放政策优势大大弱化;已开放领域压力测试不充分,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待完善等。

  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郭成龙建议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发挥产业部门的作用,积极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二是加强央地沟通,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政策建议;三是扩大地域范围,大幅提升区内制造业的容纳空间;四是配合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推动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开放。

  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李锋表示,自贸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我国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率先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然而,由于诸多现实原因,当前一些实务部门对自贸区(港)的认识还存在一些模糊和混淆之处,包括将中国自贸试验区与国际上自贸园区简单视为同一;对中国自贸港的对标对象缺乏清晰认知;将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做法误认为自贸港的做法;对“国际最高标准”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等。在他看来,未来自贸区(港)建设应回归初心,力争在核心领域取得深层次突破。